“仲裁裁决的执行”主题沙龙活动通知

发布时间: Mon May 11 00:00:00 CST 2009   供稿人:陈亮宇

“仲裁裁决的执行”主题沙龙
——2009年第3期(总第51期)仲裁员沙龙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加

时间:2009年5月22日下午14点
地点:北京仲裁委员会国际会议厅(招商局大厦十六层)
本期主题:仲裁裁决的执行
主讲嘉宾:杨良宜 亚太区域仲裁组织主席、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前主席
主持人:卢松 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国际法系主任

杨良宜先生简介:

    杨先生于1948年出生于上海,5岁时移居香港。现任海事、商事仲裁员;曾任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er,简称HKIAC)主席;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及香港城市理工大学等十余所著名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国际商务仲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英美合约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国际商务游戏规则:英美证据法》(法律出版社)等。

    杨良宜先生现任亚太区域仲裁组织主席,曾任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主席,是国际资深仲裁员,出过400余件商事仲裁案件裁决书,具有极为丰富的国际商事仲裁经验。

主讲提纲:

一、执行国内仲裁裁决的方式
英国1996年仲裁法的第66条规定,
    (1)仲裁庭依仲裁协议作出的裁决,经法院准许,可按法院作出的具同样效力的判决或命令之方式予以强制执行。
    (2)裁决经过法院准许的情形,法院可按仲裁裁决作出判决。

     依据《中国香港仲裁(修订)条例》第2GG条,国内仲裁裁决的执行需要前述两种条件都具备,即要求仲裁庭在仲裁程序中或就仲裁程序所作出或发出的裁决,可犹如具有相同效力的法院判决、命令或指示般以相同的方式强制执行,但只有在得到法院或法院法官的许可下方可如何强制执行。如法院或法官给予该许可,则可按该裁决、命令或指示而作出判决。(第2GG条)

两种方式的区别:
    判决债务之利息?
    在欧盟内执行?

二、执行的手段
    (1)(质询裁决中的债务人)要求提供信息
    (2)清盘:如果裁决未被当事人自动履行,胜诉方在符合特定的条件时,可以申请法院败诉方强制清盘(例如,依据英国法,裁决的总额超过750镑时,胜诉方可以申请败诉方强制清盘。)
    (3)第三债务人令(扣押令)—银行债权扣押令纠纷 SOCIéTé ERAM SHIPPING CO. LTD. v. COMPAGNIE INTERNATIONALE DE NAVIGATION AND OTHERS AND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TD. [2001] EWCA Civ 1317 CPR part 72: 引注: Societe Eram 船务有限公司诉香港和上海融资有限公司(2003)
科威特油轮公司SAK诉UBS AG (2003) UKHL 31.
需关注案件新的进展。
    (4)扣押令
    (5)扣押货物
    (6)破产在管
    (7)玛瑞瓦禁令或冻结禁令(世界范围)

三、依据《纽约公约》执行裁决
    依据《中国香港仲裁(修订)条例》第42条和第2GG条,英国1996年仲裁法第101条的规定,外国裁决将与国内裁决一样被执行。

《中国香港仲裁(修订)条例》第44条和英国1996年仲裁法第103条基本内容与1958年纽约公约第5条的规定相同,有几点需要注意:
    (1)《纽约公约》第V(1)款规定,可以拒绝执行仲裁裁决,这将引致各国支持仲裁裁决执行和反对仲裁裁决执行的不同态度。
    (2)《纽约公约》第V(1)a项规定的依据适用的法律或仲裁地法院认定的不可仲裁性(管辖权问题);
    (3)《纽约公约》第V(1)(b)项规定,未给予当事人适当的通知,或/和使得当事人不能参加案件审理(关乎自然正义问题);
    (4)《纽约公约》第V(1)(c)款规定裁决与仲裁请求不同或超过仲裁协议的范围(自然正义和管辖权问题);
    (5)《纽约公约》第V(1)(d)款规定,仲裁庭的组成与当事人之间的协议不一致或不符合仲裁地的法律。(依据《中国香港仲裁(修订)条例》,综合审理不适用于国际仲裁。近来,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试图事先确定仲裁员的人数)(管辖权的问题);
    (6)《纽约公约》第V(1)(e)款规定,裁决已经由作出裁决的国家或据其法律作出裁决(着重强调)的国家的管辖当局撤销或中止执行(时,可以拒约执行仲裁裁决。这给予反对执行仲裁裁决国家另一借口拒绝执行,因为裁决已经由依据其法律作出裁决的国家的管辖当局撤销或停止执行。

     例如:Karaha Bodes Company LLC [KBC]诉 Peusahaan Pertambanban Minyaks Dan Gas Bumi Negara [Pertamiba] and Pt. PLN (Perserp) [PLN],(仲裁地在日内瓦,但是裁决因适用印度尼西亚的法律被雅加达法院撤销)(也可参见Karaha Bodes Co., LLC., 2002 WL 1585913 (D.Del Jul 18 2002);Karaha Bodes Company LLC诉Peusahaan Pertambanban Minyaks Dan Gas Bumi Negara, 190 F Supp.2d 936, (SD Tex 2001);Peusahaan Pertambanban Minyaks Dan诉Chainat Navee M/V 136 F Supp. 2d 586 (E.D.La.2001)。)
印度的SAW Piped(2003)案件(国内仲裁裁决)。在风险全球工程诉萨特亚计算机服务有限公司(Venture Global Engineering v Satyam Computer Services Ltd(2008))(一个伦敦国际仲裁中心作出的裁决)。

     (7)《纽约公约》第V(2)(ii)款规定,仲裁裁决在违反公共政策时,可以被拒绝执行。如何解释“公共政策”这一术语呢?

     支持仲裁裁决执行的国家认为,应将公共政策进行狭义解释为国际通用的公共政策,例如海盗,恐怖主义,种族灭绝,奴隶制,走私,贩毒,贿赂,恋童癖等。
反对仲裁裁决执行的国家则认为,应将这一术语作广义解释,与国内公共政策同。

特定的区域:
    1)违反强制法规定:
第一个案件是中国曼氏(香港)有限公司诉中国糖油集团(China’s ED&F (HK) v. China Sugar & Wine Co (Group) (2004) 7(1) GFCMT 12);
第二个案件是日本三井公司诉海南纺织工业总公司(Mitsui Co (Japan) v. Hainan Textile Industry General Co (2005) 11(2) GFCMT 109-112);
经常遇到的强制法规定包括:竞争法、货币管制法律、环境保护法律、禁运措施、贸易封锁或联合抵制等方面的法律。仲裁员很难了解到适用于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强制法或者规则。仲裁员不是了解一国强制法或者规则的“向导天使”,但是仲裁员不应允许当事人逃避强制法或者规则的规定。

    例如,欧洲法院的艾柯瑞士中国时代公司诉Benetton国际公司(Eco Swiss China Time v. Benetton ECJ 1.6.1999, C-126/97; (1999) 2 All ER (Comm.) 44)案。裁决中确认Benetton应承担2600万美金,其拒绝执行裁决,基于在仲裁中未提及的许可协议无效的理由(依据欧盟竞争法,《建立欧洲共同体条约》第81条禁止阻止、限制或扭曲成员国之间的竞争)。认为第81条的规定构成完成欧盟任务及对成员国之间内部市场运行的实质性条件。也主张,这也应作为《纽约公约》下公共政策的事项。有两个奥地利案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因而,仲裁裁决,与任何直接适用的欧盟法律相冲突时,应被撤销或不予执行。

    2)认定事实错误(关于津巴布韦供电局诉马波萨案(Zimbabwe Electricity Supply Authority v. Maposa, judgment no.114/99)1999年12月21日的判决中,裁决中计算错误,其认定开始计算工资赔偿的起始日期错误,致使申请人多得到13个月的工资赔偿,这是公共政策的例外情形)及适用法律错误。(美国在Yusuf Ahmed Alghanim & Sons, WLL 诉 Toys ‘R’Us, Inc.一案中,适用“明显蔑视法律的理由)。

    在新西兰Amaltal有限公司诉Maruha有限公司(New Zealand’s Amaltal Corp. Ltd v. Maruha (NZ) Corp. Ltd. (2004) 2 NZLR 614 (CA))案例中,裁决中的救济被认为是罚金,法院判决:假定仲裁的事项要求仲裁员决定一个事项,关乎一些法律与正义的基本原则……法院应该何时干涉依据第34条提出的违反“公共政策”的申请呢?原则上,应认为,除非已经发生的事情明显违背公共政策,否则,对仲裁裁决的有限司法审查的本质要求对仲裁员认定的事实和法律予以尊重。

     在另一个高院2004年5月19日关于唐纳联络有限公司诉Pot Hole People有限公司案(Downer Connect Ltd v. Pot Hole People Ltd (HC Christchurch, CIV 2003-409-2878))的判决中(涉及到无证据支持作出的事实认定,等等),法院认为:

     为使司法干预具有正当性,应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所确认的程序不正当引致实质的不公正。……这也将对仲裁司法审查中推翻的事实认定局限于对推理或者裁决的结果至关重要的事实。法院也认为,对合同的解释不应有公共政策的内容,“对合同规定的解释与适用是仲裁员审理合同争议所涉及的常规任务。节约成本只是仲裁员所需考虑的众多事项之一,在任何情形下,这一认定,不应构成可能违反新西兰的公共政策的事由。”

     也可以参见Werner A Bock KG 诉The N’s有限公司案 (Werner A Bock KG v. The N’s Co Ltd (1978) HKLR 281 CA) (香港判决);美国Coutinho Caro & Co 公司诉马库斯贸易公司 (Coutinho Caro & Co USA v. Marcus Trading Inc (2000) US Dist at 37 and 38 and 2000 WL 435566 Conn 2000)(美国判决)以及印度尼西亚PT Asuransi Jasa (Persero)公司诉沙特Dexia银行 (PT Asuransi Jasa Indonesia (Persero) v. Dexia Bank SA (2007) 1 SLR 597) (新加坡) ,这些判决中法院得出相似的结论。

既判力原则

    3)违反外国政策:第一个是Parson & Whittmore 508 F 2d 969 (2nd Cir, 1974)案(由Smith法官对“公共政策”所作的著名定义为“其仅限于执行(裁决)将违反法院地国家最基本的道德和正义观念”);第二个是在国家石油公司诉利比亚太阳石油公司(National Oil Corp. v. Libyan Sun Oil Corp. 733 F. Supp. 800 at 819 (Del. 1990))案中,以利比亚系“资助恐怖主义的国家”为由抵制执行裁决,美国法院称:“将公共政策辩护理解为狭隘的保护一国政治利益的工具将严重影响纽约公约的效力。这一规定并不意味着以‘公共政策’为名将国际政治中异常行为奉为神圣。”第三个是在英国达尔米亚乳业有限公司诉巴基斯坦国家银行(Dalmia Diary Industries Ltd v. National Bank of Pakistan (1978) 2 LLR 223)案件中,国际商会就处于战争状态的两个国家(印度与巴基斯坦)国民之间纠纷作出的裁决。

     4)裁决中的惩罚性赔偿金:许多国家的实体法不允许作出惩罚性或惩戒性赔偿金。国际商会第5946号案件,以纽约法为准据法,在日内瓦进行仲裁,裁决拒绝了惩罚性赔偿金的请求,理由超出补偿的赔偿金构成惩罚,与瑞士公共政策相违背。

     美国法律允许仲裁员裁决惩罚性赔偿金:威利斯诉希尔森及美国运通公司案(Willis v. Shearson and American Express Inc. 569 F. Supp. 821 (DCNC, 1983))。如果当事人同意在美国适用美国法进行仲裁,惩罚性赔偿金的裁决应当依据纽约公约获得执行。

     5)贿赂/运用个人影响力:
    在OTV v. Hilmarton Ltd. (1999) 2 QB 222的英国判决中,在涉及阿尔及利亚排水工程的争议中,OTV以“运用个人影响力”为由拒绝在英国执行瑞士裁决。Timothy Walker J. 说:
“假使当事人选择英国仲裁庭,且选择适用英国法将很有可能获得一个不同的结果。这一仲裁庭将很有可能驳回Hilmarton的请求……

     “但是我并不对基础合同进行裁判。我是在决定一份仲裁裁决是否应当在英国得到执行。在此背景下,对我而言,(并未发现存在会导致明显的公共政策考虑因素的腐败行为的事实),适用英国法将会或可能获得不同结果的事实无关紧要。实际上,获得不同结果的原因是因为瑞士法不同于英国法,而当事人选择了瑞士法和瑞士仲裁。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这一考虑因素就规定了(政策上对国际仲裁裁决予以支持),该裁决应当被执行。”

     在Westacre Investment Inc. v. Jugoimport-SDPR Holding Co. Ltd. (1999) 2 Lloyd’s Rep.65一案中,在一审程序中Colman J.认为,尊重国际仲裁裁决的终局性以及不鼓励对再诉讼、重新认定案件事实也属于公共政策,在这一案件中,前述公共政策的适用使得不再适用阻止国际腐败的公共政策,法院信任国际商会高品质的仲裁员,相信他们尽职地认定因腐败而导致非法的事项。多数上诉法官赞同Colman J.的观点(Waller L.J. 持不同意见)。

     在Sonic SACI v. Novokuznetsk Aluminium Plant (1998) CLC 730 一案中,上诉法院采取了类似的方式。在Gater Assets Ltd v. Nak Naftogaz Ukrainiy (2008) EWHC 237 (Comm.)案中也是如此。

     因而,仲裁庭关于贿赂/运用个人影响力的事项作出决定及认定该等事项不成立均存在风险。

     6)违反自然正义/正当程序,腐败的仲裁员,在仲裁程序中采用欺诈手段或以欺诈手段获取裁决。在1985年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示范法的讨论中,在联合国第A/40/17号文件第297段中写道:“在1958年纽约公约以及许多其他条约中使用的‘公共政策’一词被理解为包含法律基本原则和实体正义及程序正义。因此,例如腐败、贿赂、欺诈以及类似的严重情形,将构成撤销的理由。”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公约》第52条规定的撤销理由包括:仲裁庭成员腐败;严重背离基本程序规则以及未说明裁决理由。

     在AAOT外国经济协会(VO) Technostroy Export v.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rade Services, Inc. 139 F.3d 980 (2nd Cir. 1998)案件中,证据显示仲裁庭腐败,但是如果当事人保持沉默,则视为放弃提出异议的权利。(非常类似于违反自然正义的弃权)。

     欺诈意味着某些欺骗行为对仲裁庭造成影响(例如伪造文件,伪造证据)或者对对方造成影响——法国上诉法院European Gas Turbines SA v. Westman Int’l Ltd., 30.09.1993 (1994) Rev. Arb. 359一案中Westman提供了欺诈的费用报告。

     1999年德国五矿公司诉英国福克钢铁公司(Minmetals Germany GmbH v. Ferco Steel Ltd. (1999) 1 All ER (Comm.) 315)一案中,原告要求英国法院承认和执行,被告拒绝执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的一裁决,提出贸仲程序违反了自然正义,并未向己方提供仲裁员裁决所依据的证据。福克公司向北京法院申请撤销,而法院驳回其请求。Colman J主张,当事人主张裁决有瑕疵或仲裁中程序不正当,应首先在仲裁程序中提出并在仲裁地尽量寻求司法救济。应考虑以下几点:
    (1)程序性不正当的本质;
    (2)是否执行牵涉到仲裁地的司法救济;
    (3)是否在同一管辖权内可得到救济;
    (4)是否同一管辖权的法院对被执行人的异议最终做出决定,支持裁决有效;
    (5)如果执行不能诉诸于该救济管辖区域,是基于什么原因,看是否是因为其不当行为导致此种不能。

     在Westacre Investment Inc. v. Jugoimport-SDPR Holding Co. Ltd. (1999) 2 Lloyd’s Rep.65一案中,通过伪造证据获得裁决应当以欺诈为由不予执行。当事人除非能证明如下事由,才能提出新证据证明欺诈存在:
    (1)开庭时仲裁员并未获得证明存在欺诈的证据;
    (2)伪造的证据影响大到足以合理推定其对审理有决定性作用。
    在美国Bonar v. Dean Witter Reynolds Inc. 835 F.2d 1378 (11th Cir. 1998)案件中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7)其他情形:
    按照裁决结果分摊费用:1999年1月13日德国Oberlandesgericht Dresden CLOUT Case No 443, 11 Sch 06/98案件中;在2006年11月29日菲律宾Luzon Hydro Corp v. Hon Rommel O Baybay, etc and Transfield Philippines Inc, CA-GR Sp No 94318 案件中有不同的结果。

     许多国际仲裁案件中,依据帮诉和扶养法律,第三方当事人承担仲裁费用。

四、中止执行裁决,部分执行

五、执行裁决的诉讼时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年
    2)美国——三年
    3)英国——六年(但是,在债务人承认或/和部分履行时,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优秀挑战者》 (2004) 1 Lloyd’s Rep.67)

联系方式:报名或垂询
周洪政:010-65669856转236;zhouhongzheng@bjac.org.cn
陈 曦:010-65669856转323;chenxi@bjac.org.cn
传 真:010-65668078
远程互联:该会议厅还可进行远程视频互联,如不便直接到本会参加会议,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传送的方式同步观看会议的情况,欢迎各仲裁委员会及其他企业、协会等提前与我们联系相关事宜。
远程视频互联联系人:吕新 联系电话:010-65669856-216

示范条款    复制 如何起草仲裁条款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活动安排
版权所有:北京仲裁委员会       京ICP备2024070245号-1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