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仲风雨十五载——代自序

发布时间: Thu Sep 30 00:00:00 CST 2010   供稿人:王红松

北仲风雨十五载——代自序

    《铸造公信力》这本书即将出版了。这是一本如实记录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仲”)十五年成长历程的文集。当初对于要不要将自己的文章编辑出版的问题我还是颇为犹豫。我不知道文集能否给读者带来与其阅读时间成正比的收获。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文字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读得下去。如果只是浪费资源和时间,不如不出。最终使我下决心出版的,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留下一份档案,详细记录北仲的制度、经验和作法,保障北仲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文集中相当部分文章涉及北仲规则、守则、办法、规定的具体内容,出台背景、演变过程,及实践中的问题,涉及对北仲长期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经验的总结,这里凝结五届新老工作人员、仲裁员的心血和汗水,是大家共同创造的成果,是集体经验智慧的结晶,是北仲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是后人了解北仲,并在此基础上向上发展的宝贵资料。如果不将其整理、汇编成册,传承下去,而是任由其自生自灭,消失殆尽,这对北仲未来发展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损失,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出书正是为了避免这种遗憾和损失。

    二是,发扬北仲文化,凝聚价值共识。北仲在短短十五年时间里,由一个籍籍无名,资金人才缺乏的仲裁机构成长为一个人才济济、实力雄厚,在国内享有广泛声誉,在国际亦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仲裁机构。这骄人业绩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北仲所处的地理位置客观条件的不同,还是所坚持的理念、原则、文化的不同?有人说:“任何企业长期的成功,必然依托于文化的成功”。对此,我深以为然。文集中的“北仲文化”部分通过各种谈话、讲话、报告、总结方式展现了北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是北仲生存发展的根基,应该牢牢守护并发扬光大。仲裁是以公正,公平为核心,仲裁机构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仲裁机构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脱离意识形态的空话、套话连篇的说教模式,变为平等、互动、有针对性、对现实问题有回应的教育方式,是思想工作的难点。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说:“领袖力是对未来的洞察力,对不确定性的决断力,对愿景和价值观的沟通力,对风险的承受力,对群众的激励力。这些能力尽管有天生的成份,大多数是可以后天学习的”。可以说“北仲文化”不仅为社会公众了解北仲的核心价值架起一座思想的桥梁,而且,为企业管理者如何“对愿景和价值观的沟通”,如何“对群众的激励”提供了实际操练的素材。

    三是,提供仲裁机构内部改革的案例,为中国仲裁制度改革积累经验。有人说:“仲裁犹如一颗具有法治基因的种子,如何在一个人治的土壤里生长,并不改变其基因是个中国式难题”。北仲是最早成立的七个试点城市仲裁机构之一,北仲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仲裁机构的民间性、独立性的发展方向,坚持仲裁庭独立仲裁,坚持选拔培养公正、廉洁、专业、高素质仲裁员,坚持建设精干、高效的工作人员队伍和机构内部的文化建设,坚持不断进行机构内部体制改革,完善机构治理结构,坚持通过现代管理理念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这些在《北京仲裁委员会十年回顾》、《仲裁员职业道德》、《为什么实行岗位责任制》,《关于北仲的民主实践》等文章中均有述及,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在一个人治的土壤里”,如何生长“具有法治基因的种子,并不改变其基因”的“中国式难题”。其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北仲改革的经验、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感受到北仲执着于理想,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在这一点上,北仲经验对全国仲裁机构都有借鉴意义。

    四是,表达自己的立场,将仲裁体制改革进行到底。仲裁法是一部改革的法,仲裁法立法目的之一就是将行政仲裁改为“与国际现代仲裁制度同步发展” 的商事仲裁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取消仲裁机构与政府机关行政部门的隶属关系,削减了行政部门对仲裁机构的权力,使机构有可能朝着独立、公正的方向自主发展。仲裁法打破了仲裁案件管辖上的垄断,使机构必须通过公正、高效的服务获得生存和发展。但是,仲裁体制改革进展有赖于行政体制乃至政治体制改革,而后者是系统工程,非一部法律所能够解决。由于旧的思想观念、体制、习惯势力以及既得利益的干扰,仲裁法实施后,对仲裁法确定的“仲裁机构独立性、公正性原则”所要求的仲裁机构的民间性的质疑、曲解、攻击始终没有停止。实际上,仲裁机构民间化还是行政化,不是什么仲裁机构的利益之争,而是是否坚持仲裁法确立的中国仲裁发展方向的道路之争,是改革还是倒退的方向之争,是法治还是人治的理念之争。北仲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机构,应该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表明自己的立场,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推动仲裁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另外,“覆巢之下岂有安卵”,如果仲裁改革倒退,北仲又岂能独善其身?北仲的命运是与改革、与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联在一起的。文集中“仲裁体制改革与完善篇”中的文章,多是针对业内及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想写就的。其中,《积极稳妥推进仲裁体制改革》等文章,因观点鲜明,切中时弊,被多家网站转载,在业内引起较长时间的争论和质疑。文集将这些文章收集起来,也是立此存照,相信历史将证明北仲这些努力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的书名《铸造公信力》是江平主任在北仲成立十周年时亲笔题写,不仅指出了仲裁发展的真谛,更是对北仲的殷切期望!以此为题,既可以表达我对江平主任多年支持、指导北仲工作以及对我本人关心爱护的衷心感谢,亦可彰显北仲十五年的风雨历程正是“铸造仲裁公信力”的生动实践!并藉此向代表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骨气、良知、远见卓识和担当精神,引领北仲十五年发展的江平主任致以我们的敬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人既缺文采又不学术,但文章内容都是深思熟虑后的肺腑之言。我一直认为自己比较幸运,受到市政府、仲裁委员会和广大仲裁员、工作人员的信任,从一个建设兵团的插队知青成长为北仲的秘书长,亲历了北仲筹建发展的全过程。北仲之于我已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构”或“组织”,而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个体,一个从呱呱坠地到英姿勃的少年北仲。爱在深处,情动于衷,文中难免流露“孩子总是自家的好”的偏好,这里既有希望北仲“健康、走正道”絮絮叨叨的叮嘱,也有看到北仲面临危害时怒火中烧的义愤和呐喊,更有展望北仲远大前程时心花怒放的得意和欣喜。 因此,有的文章可能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一些观点有失偏颇,这是我希望读者注意的。由于工作繁忙,下笔匆匆,文章中留下了一些文字粗糙、遗漏、错误的硬伤,有心润色修改又感时间紧急,力不从心,这是我深感遗憾的地方。希望读者能够谅解并予以指正。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同事姜丽丽女士,是她的策划、编辑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感谢曾为文集中文章编辑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我的同事姜秋菊女士、陈福勇博士和曾为其中文章修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的仲裁员宋连斌教授、傅郁林教授、刘慧珊教授、贸仲华南分会郭晓文秘书长以及原兰州仲裁委员会罗应龙副主任。感谢所有为这本书出版默默付出的同事、同志和朋友。


 刘永烜:《文化蜕变辉煌缘何蕴生衰败》,载刘永烜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97c010100i9a5.html?tj=1),2010年7月14日最后一次访问。

张杰:《商事仲裁的冬天》中国仲裁网(http://www.china-arbitration.com/news.php?id=1800),2010年7月14日最后一次访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律释评》第8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法制委员会编,法律出版社出版 1997年1月第1版。

示范条款    复制 如何起草仲裁条款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活动安排
版权所有:北京仲裁委员会        京ICP备12026795号-1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