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北仲杯”重磅来袭!

发布时间: Wed Apr 30 17:56:29 CST 2025

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以下称北仲)成立于1995年,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设立的首批仲裁机构之一。三十年来,北仲秉持独立、公正、专业、高效、卓越的价值理念,始终以推动中国商事争议解决机制创新、服务国际经贸往来为己任。除商事仲裁外,北仲还为当事人提供投资仲裁、商事调解、工程评审等多元争议解决服务,为中外当事人的商业交易保驾护航。

为进一步激发高校法学学子对仲裁理论和实务的关注与热情,培养仲裁人才,推动仲裁文化在校园与学界的深度传播,北仲自2013年首次举办北仲杯高校仲裁有奖征文大赛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二届,累计吸引海内外百余所高校学生参与,涌现出大批创新选题与优秀成果。第十三届北仲杯将在继承往届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宣传、严格的评审、丰富的奖励,持续打造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高校仲裁学术赛事。

一、大赛概况

(一)主办单位

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

(二)支持机构

威科集团(Wolters Kluwer

(三)参赛对象

面向国内外所有高等院校在读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四)大赛时间

1)论文征集:202551–2025831日;

2)初审阶段:202591–2025930日;

3)复审阶段:2025101–20251031日;

4)答辩审查:2025111–20251115日;

5)评选及结果公布:20251116–20251130日;

6)颁奖典礼:2025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大赛特色

(一)顶级专家与评审阵容

邀请北仲资深仲裁员及国内外仲裁领域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队,兼顾学术深度与实务经验,确保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二)多维互动与学术融合

通过书面评审、现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考量论文创新性与学术水平,更关注实际操作性与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三)学术发表与实践对接

一、二、三等奖论文将优先发表《北京仲裁》,并由编辑部提供稿酬;获奖作者有机会获得北仲实习机会,优先参与北仲商事仲裁项目。

三、大赛目的

(一)弘扬仲裁文化

深化高校师生对仲裁制度价值与功能的认识,宣传仲裁在化解国际商事纠纷、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中的独特优势。

(二)培养青年仲裁人才

为法学学子提供学术研究与实践交流平台,提升其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能力,储备仲裁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

(三)促进产学研结合

借助论文征集与评审的契机,汇聚学界与实务界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推动仲裁制度与机制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四、论文征集与评审流程

(一)征文阶段(202551–831日)

1.参赛论文主题:

参加本次大赛,作者需围绕商事仲裁、投资仲裁或其他多元争议解决方式(ADR)相关的实体或程序法律问题撰文投稿,北仲鼓励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选题,大赛鼓励论文围绕但不限于以下主题展开:

1)仲裁基础理论与制度

仲裁机构“公益性非营利法人”的法律定位研究

仲裁庭与仲裁机构的关系

裁决书核阅制度的思考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非公开性”与“透明度”冲突

仲裁程序中的临时措施研究

健全商事仲裁证据制度的思考

仲裁员职业道德

司法支持仲裁的制度研究

2)仲裁立法与规则建设

完善我国仲裁立法的思考与建议

仲裁规则的创新发展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创新我国涉外商事仲裁制度研究

金融仲裁的特殊性与完善金融仲裁规则研究

3)多元争议解决与仲裁实践

新加坡公约与中国商事调解的发展

调解强制执行机制研究

调仲、诉仲衔接机制构建

“一站式”解纷平台背景下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仲裁化解证券期货纠纷的优势与展望

反垄断争议在我国的可仲裁性问题研究

仲裁与破产的关系问题研究

穿透式思维在公司商事仲裁案件中的适用研究

4)仲裁与全球治理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中国元素”

国际仲裁通行规则与中国特色的接轨与融通

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思考与研究

仲裁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的价值延伸

关税或贸易措施变动对商事仲裁的影响和因应

5)科技赋能与仲裁创新

人工智能在仲裁中的应用与展望

人工智能辅助仲裁裁决的边界与规制

数据跨境流动争议的解决

数字经济纠纷解决的发展趋势

2.论文要求:

1)不少于5000字,原则上不超过15000字;

2)来稿应附有对文章主要内容或者观点进行提炼的中英文摘要(300字以内)、3–5个中英文关键词;

3)仅限单一作者,不接受以合作作者署名的形式参赛;

4)投稿论文须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未获得北仲科研基金项目资助,且未在其他任何比赛中获得任何奖项,作者须保证论文符合学术道德规范,并对论文的原创性和独创性负责;

5)本次大赛接受外文论文;

6)论文格式遵循《北京仲裁》投稿要求及注释体例(详见:http://www.bjac.org.cn/page/cbw/bzzc.html),作者姓名处请以脚注注明作者院校、年级、学历、专业、研究方向、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

3.投稿方式:

电子版发送至 zhangyaojia@bjac.org.cn,文档命名格式与邮件发送题目为姓名+院校+论文题目

(二)初审阶段(202591–930日)

初审组专家对所有稿件进行学术水平和格式规范审核,择优推荐30篇进入复审。

(三)复审阶段(2025101–1031日)

复审组专家对入选论文进行深入评议,选出15篇优秀论文进入答辩审查。

(四)答辩审查(2025111–1115日)

组织答辩,评审组专家现场提问并综合评分。

(五)评选与结果公布(20251116–1130日)

综合复审与答辩情况,对复审通过的十五篇论文进行加权打分,依高低排名确定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并通过北仲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发布最终结果。

(六)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组织颁奖典礼,为获奖作者颁发证书。

五、奖励机制

(一)奖项及奖金设置

(二)其他奖励

1.论文发表:一、二、三等奖论文将在《北京仲裁》刊发,北仲支付稿酬。

2.实践机会:优先推荐获奖者到北仲实习,参与项目研讨。

3.数据资源:获奖者可获得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专业版+争议解决模块6个月使用权;获奖者所在高校可获得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专业版+任一模块2个月使用权(IP账号)

六、附则

本次大赛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评审组将综合考量选题新颖性、研究价值、论文结构与论证深度及学术规范性。

北仲对本活动享有最终解释权,若遇特殊情况,北仲有权对活动安排进行调整。

联系人:张瑶佳

电话:010-85356394

邮箱:zhangyaojia@bjac.org.cn

诚挚期待高校法学学子踊跃投稿!

示范条款    复制 如何起草仲裁条款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活动安排
版权所有:北京仲裁委员会       京ICP备2024070245号-1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