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不良资产交易与执行法律论坛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 Thu Feb 23 15:00:17 CST 2023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之声,监制丨王磊、记者丨孙莹、编辑丨李瑞。


如何通过资产交易和优化执行,实现不良资产价值最大化?如何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刑事合规?2月18日,中国商业法研究会、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北京仲裁委员会联合主办“不良资产交易与执行法律论坛”,邀请多个领域专家就此展开分析。

不良资产是时空错配的现象,数据技术是“复位”的关键

不良资产就是不好的资产吗?曾做过金融机构首席风险官、银行行长、金融集团监事长的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朱小黄认为,没有真正的不良资产,只有被错配的资产。不良资产是一个扭曲的管理行为的结果、是业务经营水平的反应、是一种不可能消灭的风险现象。“对于你来说拿着没有用,就是不良资产,而放在另外一个人手上,他正好用得上,那就是很好的资产。”朱小黄说。

朱小黄认为,数据的公开、透明、可核查,是不良资产处置有效性的关键。他说:“运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数据计算技术,来确定、寻找现有不良资产的状态,寻找它的价值洼地。”他还认为,风险控制的终极价值要体现在促进交易的准确、有效、安全、透明,而不是简单地制止交易,减少风险。

治理不良资产全程化、多元化

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卫国指出,不良资产问题,无疑是阻碍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企业破产或者陷入濒临破产的困境,大量的债务不能偿还;“逃废债”现象持续增加;大量不良资产的积淀制约银行资金供给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如何处理不良资产对银行、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大课题。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包括诉讼追偿、资产重组、债权转股权、多样化出售、资产置换、租赁和破产清偿。到底哪种方法最适合?直接关系到企业和金融机构能否起死回生。

治理不良资产全程化——王卫国分析,在治理解决不良资产的实践过程中,我国曾用突击式、集中式的治理,以“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把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出来,由国家投资成立的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手,实现进一步的资本化改造,使得银行轻装上阵。“但未来,治理不良资产,要走向全程化。”王卫国强调:“不良资产的治理是从防范到化解,最后到处置,这样全流程治理。而且要多元化,不仅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律师、相关部门、专业人士都要参与进来。”

审计贯穿全环节——中国政法大学银行法研究中心主任管晓峰呼吁,审计要靠前。“现在,审计往往是出事之后再审计。我认为,审计应该在每一个银行的经营环节,都需要进行临时或者阶段的审计任务。”

合约加入“仲裁条款”——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陈福勇说,2022年北京仲裁委受理案件8421件,其中有221件是国际案件,涉及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仲裁委处理的案件中,有不少涉及不良资产交易。实践表明,市场主体在合同中加入“仲裁”条款,会减少诉累,节约解决纠纷的成本。

严管厚爱促企业合规——2022年,为防止办了案子、垮了企业,最高人民检察院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对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落实合规整改。各地检察机关对整改合规的1498家企业、3051人依法不起诉。中国人民大学企业合规检察研究基地主任李奋飞说:“这个改革在依法保护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参与社会治理等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总体上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预期改革目标。”

共建不良资产处置生态圈   

“探寻最优方案,找寻最佳位置,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是我们举办此次论坛的宗旨理念”论坛秘书长王继君律师介绍,“论坛主办方设立的三大目标任务:研究如何通过整合资源形成生态圈,开发多元化交易,实现不良资产价值最大化;研究如何契合金融资产的特性,创新民事执行制度,实现金融不良资产交易成本最小化;研究如何做好不良资产交易尤其是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刑事合规。”

主办方还表示,每年将公开出版《不良资产交易与执行法律论坛》年度报告,系统诠释不良资产生态圈多元化交易和优化执行的理论基础、制度创设、实践成效等,助推金融行业合规、良性发展和民事执行公正高效。

来源:转载自“中国之声”

示范条款    复制 如何起草仲裁条款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活动安排
版权所有:北京仲裁委员会        京ICP备12026795号-1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977号